大气PM10与PM2.5的健康效应比较

被引:18
作者
高竹 [1 ]
郭新彪 [2 ]
机构
[1]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
[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健康效应; 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2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可吸入颗粒物(IP))不仅影响气候和空气质量、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是大气颗粒物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类。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2年, 市区PM10的年日均质量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60%以上,在空气质量超标日中,首要污染物为.PM10 的天数最多达到96%。可吸入颗粒物可分为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介于2.5-10μm)和细粒(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也称为PM2.5)。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PM2.5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J].
董晨 ;
宋伟民 ;
施烨闻 .
卫生研究, 2005, (02) :169-171
[2]   采暖期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及其重金属分布状况 [J].
林治卿 ;
袭著革 ;
杨丹凤 ;
张华山 ;
刘焕亮 ;
张伟 ;
晁福寰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01) :33-34
[3]   多环芳烃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上的分布 [J].
李立波 ;
谢华林 ;
蒋宏伟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3) :153-154
[4]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 [J].
时宗波 ;
邵龙义 ;
T.P.Jones ;
A.G.Whittaker ;
R.J.Richards ;
张鹏飞 .
科学通报, 2004, (07) :673-678
[5]   沙尘暴PM、PM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J].
黄雪莲 ;
金昱 ;
郭新彪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卫生研究, 2004, (02) :154-157
[6]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J].
徐东群 ;
张文丽 ;
王焱 ;
张玮 ;
覃今胜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4, (01) :10-12
[7]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8]   沙尘暴PM2.5、PM10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J].
黄雪莲 ;
金昱 ;
郭新彪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1) :38-40
[9]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PMl0、PM2.5污染水平 [J].
胡衡生 ;
朱易 ;
张新英 ;
黄励 ;
罗洪亮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4
[10]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J].
戴海夏 ;
宋伟民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3, (04) :30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