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
被引:39
作者:
时宗波
邵龙义
T.P.Jones
A.G.Whittaker
R.J.Richards
张鹏飞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Earth
[3] Ocean and Planetary Sciences
[4] Cardiff University
[5] Cardiff
[6] CFIO YE
[7] UK
[8] School of Biosciences
[9] CF USUK
[10]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11] 北京
[12]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13]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毒理学;
矿物颗粒;
水溶组分;
健康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22 [气候卫生与大气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Plasmid DNA assay)研究了在北京市市区、郊区卫星城市南口镇和清洁对照点十三陵水库地区采集的PM10和PM2.5样品及部分源颗粒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采集的颗粒物对DNA的生物活性小于非沙尘暴期间采集的样品.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对质粒DNA的损伤差别很大,它们的TM50(造成50%的DNA损伤所需的剂量)相差可高达一个数量级,其原因,可能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矿物质量百分比的变化引起了生物活性较强的细颗粒物相对含量的改变.同PM10相比,大部分PM2.5样品的生物活性相对较大.最后,对比水溶和总体颗粒物质粒DNA评价的结果得出,大气颗粒物中的水溶组分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7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