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生产率悖论”:对中国经验的进一步考察

被引:29
作者
李春顶 [1 ]
石晓军 [2 ]
邢春冰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生产率悖论; 加工贸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6 ;
摘要
新兴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指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应高于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上述论断提出了挑战。本文发现,从平均意义上看,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显著低于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我们称其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通过细致的分地区、所有制类型、规模以及行业类型的生产率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析,本文得出了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确凿证据,揭示了中国外贸存在"生产率-出口选择"的二元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 [J].
李春顶 ;
尹翔硕 .
财贸经济, 2009, (11) :84-90+111+137
[2]   进口贸易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检验 [J].
薛漫天 ;
赵曙东 .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01) :92-94
[3]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8, (11) :50-64
[5]   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经验分析 [J].
尹希果 ;
陈刚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89-97
[6]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朱钟棣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49-564
[7]   双边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地区生产率的经验研究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7, (08) :123-132
[8]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J].
包群 ;
许和连 ;
赖明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3, (03) :3-10
[9]   Does the use of imported intermediates increase productivity? Plant-level evidence [J].
Kasahara, Hiroyuki ;
Rodrigue, Joel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 87 (01) :106-118
[10]  
Foreign outsourcing, exporting, and FDI: A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at the firm level[J] . Eiichi Tomiu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