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招聘歧视现象调查分析——以2014年北京“211”高校教学科研岗应届毕业生(博士后)招聘为例

被引:4
作者
秦建国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招聘歧视; 应届博士毕业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1 []; C913.5 [青少年问题];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030301 ; 1204 ; 030105 ;
摘要
文章对2014年北京市"211"高校教学科研岗应届毕业生(博士后)招聘公告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阅历歧视普遍存在,还部分存在着社会身份歧视及其他制度性歧视。博士毕业生供求失衡,高校的自利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歧视界定的不明确,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及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高校招聘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可通过强调高校自律,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高等学校的等级观念来克服招聘歧视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N].刘道玉;.光明日报.2014,
[2]  
北京:毕业生落户年龄“红线”引争议.[N].倪元锦 ;李江涛;李有超;.新华每日电讯.2013,
[3]  
学历“查三代”有何道理.[N].熊丙奇;.中国教育报.2011,
[4]   博士生就业市场“第一学历歧视”问题研究 [J].
汪栋 ;
董月娟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5) :82-85+90
[5]   透视高校教师招聘中的“出身论”现象 [J].
任初明 .
教育探索, 2012, (02) :70-71
[6]   择校录用:大学招聘中的制度性歧视 [J].
任增元 .
江苏高教, 2011, (05) :39-40
[7]   博士毕业生就业取向如何 [J].
赵延东 ;
邓大胜 ;
马缨 ;
洪岩璧 .
中国人才, 2010, (07) :73-74
[8]   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首要内容 [J].
王月明 .
法学, 2010, (03) :123-128
[9]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 [J].
叶菊艳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1) :125-140+191
[10]   近亲繁殖与学术创新初探 [J].
陈红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