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被引:30
作者
王志铄
王椿镛
曾融生
王溪莉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 分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华北及邻区475个地震台站的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地震走时的计算用近似弯曲射线追踪方法,三维速度模型的反演用LSQR算法。用检测板方法对走时数据进行成像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模型在水平方向上以0.5°×0.5°的节点分布,垂直方向上以1km、10km、25km、42km、60km为节点作网格划分是合理的。研究区域内,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的华北块体与扬子块体有不同的速度异常特征:华北块体地壳速度结构复杂,而扬子块体则相对简单。华北块体地壳内存在较明显的低速异常,而扬子块体则正常或高速异常。自中新生代以来华北块体地壳经历挤压到伸展的强烈变形,而扬子块体相对稳定。华北块体的构造活动依然强烈,表现为频繁的地震活动。华北地块地壳速度结构的主要特征是:①主要构造带(如燕山构造带、太行山山前构造带、汾渭构造带、郯庐断裂带以及秦岭一大别构造带)位于地壳上地幔的低速或高低速过渡区内;②在唐山及附近地区25 km、42 km和60 km深处连续的低速异常,可能意味着上地幔热的物质上涌,到达上地壳的下部后停止上升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1] Crustal heterogeneity and seismotectonics of the region around Beijing, China[J] . Jinli Huang,Dapeng Zhao.Tectonophysics . 2004 (1)
  • [12]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
    陈运泰
    林邦慧
    林中洋
    李志勇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 164 - 182
  • [13]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一)
    滕吉文
    冯炽芬
    李金森
    陈学波
    闻昆娣
    张家茹
    熊成君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4) : 255 -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