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被引:208
作者
刘艳华 [1 ,2 ]
徐勇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地理识别; 脆弱性; 可持续生计; 中国农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发展多维贫困度量方法和提高贫困识别精准度是近年国际贫困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也是中国未来提高农村扶贫实践质量和效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国际上关于脆弱性—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型在贫困研究中的学术思想,通过建立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和地理识别方法,对中国农村开展了县域尺度的贫困地理识别,并与单维度收入贫困以及国家最新认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识别的多维贫困县按扶贫措施相似性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655个县级单元被识别为多维度贫困县,涉及农村人口1.41亿人;空间分布集中连片特征显著,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南疆三地州、黄土高原西部、滇西—川西高山峡谷区为最大的连片贫困区;有71.79%的国家重点贫困县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国家重点贫困县对比,识别的多维贫困县在各单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处于更劣势水平;多维贫困县被划分为金融资本缺乏型、人力资本缺乏型、基础建设缺乏型、金融基建兼缺型、人力基建兼缺型、生计途径缺乏型、生存条件缺乏型和发展条件缺乏型8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93 / 10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刘小鹏 ;
苏胜亮 ;
王亚娟 ;
黄越 ;
赵莹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47-453
[2]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 [J].
王艳慧 ;
钱乐毅 ;
段福洲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89-1497
[3]   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 [J].
李广东 ;
邱道持 ;
王利平 ;
王平 ;
骆东奇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04-515
[4]   关于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研究 [J].
邹薇 ;
方迎风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49-59+111
[5]   改进型序关系分析法及其应用 [J].
陈陌 ;
郭亚军 ;
于振明 .
系统管理学报, 2011, 20 (03) :352-355
[6]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J].
王小林 ;
Sabina Alkire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2) :4-10+23
[7]   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 [J].
陈立中 .
经济评论, 2008, (05) :5-10+25
[8]   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与方法述评 [J].
马新文 .
国外社会科学, 2008, (02) :69-74
[9]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 [J].
李小云 ;
董强 ;
饶小龙 ;
赵丽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4) :32-39
[10]   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 [J].
汪三贵 ;
Albert Park ;
Shubham Chaudhuri ;
Gaurav Datt .
管理世界, 2007, (01) :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