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107
作者
李广东 [1 ,2 ]
邱道持 [3 ]
王利平 [3 ]
王平 [3 ]
骆东奇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关键词
生计资产;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模式; 农户; 渝西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耕地比较效益低下引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成为破解耕地保护问题的客观选择,而影响经济补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补偿模式设计是否符合农户诉求,因此定量刻画农户生计资产差异对其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便是补偿模式设计的核心。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对渝西方山丘陵3个样点村39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六边形计量分析框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Probit回归分析法对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补偿模式选择意愿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和影响度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差别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资产存在属性差异和空间分异。农户生计总资产呈现由自给型纯农户到非农户递增的总体趋势,空间上存在海拔越高生计资产越低的趋势。②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选择意愿存在随农户生计资产差异由"成都模式"向"佛山模式"过渡的趋势,不同地带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存在空间分异。③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间存在耦合关系,自然资产与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呈负相关,社会资产对农户的模式选择影响最小,金融资产对农户模式选择的影响较弱,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对农户决策均产生较显著影响,心理资产对农户的决策影响最为显著。④根据农户生计资产缺乏情况为7种类型农户设计了概念性的补偿模式体系,并就补偿方法、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农户生产决策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李裕瑞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4) :4-8+31
[2]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J].
吴泽斌 ;
刘卫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2) :2076-2086
[3]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测算——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J].
牛海鹏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400-1408
[4]   土地用途管制背景下的农地补偿多目标政策结构分析 [J].
王雨濛 ;
张安录 ;
黄宗煌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4) :62-69
[5]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 [J].
阎建忠 ;
吴莹莹 ;
张镱锂 ;
周绍宾 ;
石玉林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21-233
[6]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高艳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54-160
[7]   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 [J].
朱新华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48-153
[8]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 [J].
张丽萍 ;
张镱锂 ;
阎建忠 ;
吴莹莹 .
地理学报, 2008, (04) :377-385
[9]   不同粮食分区耕地占用动态与区域差异分析 [J].
曲福田 ;
朱新华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34-40
[10]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高艳梅 .
中国软科学, 2007, (12) :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