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61
作者
张效军 [1 ]
欧名豪 [2 ]
高艳梅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耕地保护产权;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区域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社会科学, 2007, (08) :13-20
[2]   中国区域耕地赤字/盈余预测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刘宏鲲 .
经济学家, 2006, (03) :41-48
[3]   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 [J].
曲福田 ;
高艳梅 ;
姜海 .
管理世界, 2005, (04) :40-47
[4]   耕地占补平衡得失观 [J].
张玉宝 .
中国土地, 2004, (12) :29-31
[5]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6]   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J].
王万茂 .
国土经济, 2001, (04) :28-29
[7]   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J].
黄小虎 ;
边江泽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1) :42-45
[8]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 [J].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3) :10-13
[9]  
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建春.南京农业大学 2005
[10]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产品质量[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