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a青藏高原干湿状况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21
作者
王敏 [1 ,2 ]
周才平 [1 ]
吴良 [1 ]
徐兴良 [1 ]
欧阳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干湿状况; 干燥度指数; EVI; 人为干扰;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组分,而高原植被系统行为往往比其他地区能更早、更明显地预兆全球变化。探讨青藏高原区域干湿状况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理,对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计划的实施以及全球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MODIS EVI数据集,2001-2010年生长季干湿状况和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格局,对青藏高原干湿状况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高原整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渐干的趋势,干旱及半干旱区占高原总面积的67%。10 a间高原有25%的区域在逐渐变干,且南北差异明显;(2)高原生长季EVI的空间格局与干湿格局相近,且东西部界线分明。10 a间高原植被活动由东南向西北整体上呈现"退化-增强-变化不大"的规律;(3)区域干湿程度对EVI空间格局差异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占高原面积44%的半干旱区,两者相关性最大。人为干扰对高原EVI变化的作用不明显,但EVI与干湿程度相关性相对偏小的区域人为干扰程度往往较大;(4)从高原96个气象站点生长季EVI对干燥度指数变化的敏感性来看,敏感程度较大的气象站点主要集中在高原东北部、高原中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区域,60%以上的气象站点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植被呈退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青藏高原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戈丽 ;
欧阳华 ;
张宪洲 ;
周才平 ;
徐兴良 .
地理研究, 2010, 29 (11) :2004-2016
[2]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J].
戴声佩 ;
张勃 ;
王海军 ;
王亚敏 ;
郭玲霞 ;
王兴梅 ;
李丹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636-643
[3]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J].
李秀花 ;
师庆东 ;
常顺利 ;
郭娟 ;
巴音达拉 ;
齐家国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940-945
[4]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 [J].
王谋 ;
李勇 ;
黄润秋 ;
李亚林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75-1281
[5]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2005, (01) :3-11
[6]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J].
莫申国 ;
张百平 ;
程维明 ;
谭娅 ;
肖飞 ;
武红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88-96
[7]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J].
王正兴 ;
刘闯 ;
HUETE Alfredo .
生态学报, 2003, (05) :979-987
[8]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J].
郑度 ;
林振耀 ;
张雪芹 .
地学前缘, 2002, (01) :95-102
[9]  
A Global Dataset of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for 1870–2002:.[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2004, 6
[10]   Remote sensing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vegetation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 [J].
Schmidt, H ;
Karnieli, A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0, 45 (01) :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