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47
作者
戴声佩
张勃
王海军
王亚敏
郭玲霞
王兴梅
李丹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 气候因子; 人为影响; 中国西北;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4.020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GIMMS/NDVI数据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近25 a来,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植被NDVI增速为0.5%/10 a,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的中东部等地区植被NDVI显著增加;青海南部地区、陕西和宁夏交界地区、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塔里木河、托里等地区植被NDVI下降。从不同植被类型来看:林地、草地和耕地的年均NDVI都在提高。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是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植被(林地等)变化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而人工植被(耕地等)变化更多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上的植被NDVI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当海拔超过4 000 m时,植被NDVI增加趋势很小;坡度低于25°的坡地植被NDVI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的植被建设;阳坡植被变化比阴坡活跃,植被改善趋势较强。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整体上都呈弱的正相关,温度上升使蒸发量增大,促进了土壤的干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并且灌溉农业区的河水灌溉会降低农业植被NDVI和降水的相关程度。农业生产水平和植被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DVI增加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6 / 6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D].韩贵锋.华东师范大学.2007, 02
[2]   NDVI-based increase in growth of temperate grasslands and it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J].
Piao, Shilong ;
Mohammat, Anwar ;
Fang, Jingyun ;
Cai, Qiang ;
Feng, Jianmeng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06, 16 (04) :340-348
[3]   Variability of the seasonally 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cross the north slope of Alaska in the 1990s [J].
Stow, D ;
Daeschner, S ;
Hope, A ;
Douglas, D ;
Petersen, A ;
Myneni, R ;
Zhou, L ;
Oechel, W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3, 24 (05) :1111-1117
[4]   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性研究 [J].
刘成林 ;
樊任华 ;
武建军 ;
闫峰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512-518
[5]   1998—2007年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杨光华 ;
包安明 ;
陈曦 ;
刘海隆 ;
黄莹 ;
代述勇 .
冰川冻土, 2009, (03) :436-445
[6]   气候驱动格局下中国陆地植被指数变化 [J].
武永峰 ;
王秀芬 ;
李茂松 ;
宋吉青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166-174
[7]   1987-2006年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J].
李月臣 ;
刘春霞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1) :37-46
[8]   近22年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规律与成因 [J].
陈婷 ;
梁四海 ;
钱开铸 ;
万力 .
地学前缘, 2008, 15 (06) :323-331
[9]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J].
李秀花 ;
师庆东 ;
常顺利 ;
郭娟 ;
巴音达拉 ;
齐家国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 (06) :940-945
[10]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中国寒旱区植被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宋怡 ;
马明国 .
遥感学报, 2008, (03) :49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