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幼体摄饵量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何林岗
顾志敏
机构
[1]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湖州
[3] 湖州
关键词
幼体; 总摄; 变态; 平均; 中华绒鳌蟹; 日摄食量; 卤虫; 量的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七十年代初期即已证实,中华绒螫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整个幼体发育阶段——溞状幼体(共五期)、大眼幼体和幼蟹期,都是杂食性的。无论是植物性的单细胞藻类,还是微小的浮游动物,甚至有机颗粒、碎屑,均能为幼体所摄食。在人工育苗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也先后总结出以单细胞藻类、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为主体的多种投饵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迄今有关中华绒螯蟹各期幼体摄饵量的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毛蟹育苗饵料和盐度试验 [J].
牟乃海 .
海洋湖沼通报, 1980, (02) :50-56
[2]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幼体发育 [J].
梁象秋 ;
严生良 ;
郑德崇 ;
郭大德 .
动物学报, 1974, (01) :61-75
[3]  
河蟹养殖技术[M]. 金盾出版社 , 许步劭,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