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割穗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19
作者
张国忠 [1 ]
张翼翔 [1 ]
黄见良 [2 ]
翟康毅 [1 ]
周勇 [1 ]
黄海东 [1 ]
樊啟洲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 分段收获; 高地隙割穗机; 再生稻;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16.01.021
中图分类号
S225.4 [水稻收获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拆除插植装置后的高地隙乘坐式插秧机底盘为动力底盘,在其上增设割台、输送槽、集穗箱以及第二动力等装置,设计一种专用于再生稻穗头收获的高地隙割穗机。对该高地隙割穗机的割幅、生产率、行走功率等主要工作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对其螺旋推运器、割台、输送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及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并试制割幅为1.6m、理论喂入量为1.8kg/s的样机。以"两优28"、"黄华占"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在试验田对该割穗机进行收获及稻茬碾压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田间碾压率≤25.15%,割茬高度在250~650mm间无级调节,纯工作效率约为0.24hm2/h,满足再生稻穗头收获作业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超级杂交稻再生特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朱校奇.中南大学.2008, 12
[2]   再生稻头季机收留桩高度试验初报 [J].
刘秀斌 ;
刘正忠 ;
罗美玉 .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05) :13-15
[3]   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J].
徐立章 ;
李耀明 ;
孙朋朋 ;
庞靖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49-55
[4]   联合收割机制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 [J].
谢斌 ;
李静静 ;
鲁倩倩 ;
毛恩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18-24
[5]   再生稻头季机收关键技术分析 [J].
刘正忠 .
农业科技通讯, 2013, (04) :118-120
[6]   联合收获机底盘机架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 [J].
李耀明 ;
孙朋朋 ;
庞靖 ;
徐立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3) :38-46+301
[7]   基于LabVIEW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测试分析 [J].
陈树人 ;
卢强 ;
仇华铮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S1) (S1) :86-89+98
[8]   水稻联合收割机应用效益分析 [J].
王振成 ;
王立盛 ;
宋世雄 .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 (03) :90-91
[9]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联合收获机切割机构的仿真 [J].
李杰 ;
阎楚良 ;
杨方飞 .
农业机械学报, 2006, (10) :74-76+135
[10]   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J].
李显旺 .
中国农机化, 2006, (01)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