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头季机收留桩高度试验初报

被引:10
作者
刘秀斌
刘正忠
罗美玉
机构
[1] 福建省闽清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再生稻; 头季稻; 机收; 留桩高度; 产量;
D O I
10.13651/j.cnki.fjnykj.2014.05.01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适宜的留桩高度是机收再生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内优航148水稻为试验材料,设计留桩高度5 cm、15 cm、25 cm、35 cm 4个处理,进行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试验,结果表明:留桩高度为25 cm时,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多,穗粒结构合理,每667 m2产量达372.4 kg,比留桩高度5 cm、15 cm、35 cm分别增加71.7 kg、53.6 kg、26.8 kg;留桩高度25 cm及以下处理,碾压区与无碾压区的再生季可以调节至同一时间收获。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杂交香稻新品种内优航148高产栽培技术 [J].
董练飞 ;
游晴如 ;
董瑞霞 ;
张水金 ;
杨东 ;
王志赋 ;
黄庭旭 .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30 (03) :22-24
[2]   留桩高度对培矮64S/E32再生特性的影响 [J].
蒋廷杰 ;
易镇邪 ;
屠乃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359-363
[3]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伟 ;
屠乃美 .
作物研究, 2002, (S1) :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