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的法理依据及其对策

被引:13
作者
张林
张瑞
机构
[1]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
关键词
海上防空识别区; 法理依据; 海洋权益; 海空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防空识别区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型空中预警防卫概念,对于沿海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海防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建立这种空中管制区域是否合法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但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56条、58条等规定和国际法的和平利用以及对等的原则,沿海国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是有其合法的法理依据的。结合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特点,我国应该在科学确定海上防空识别区范围、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对在执行空中识别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和突发事件进行充分的考虑,为建立我国海上识别区的实践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从而全面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防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防空识别区、国际法与邻接空间 [J].
伊万·L·海德 ;
金朝武 .
中国法学, 2001, (06) :145-158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M].张海文主编;.海洋出版社.2006,
[3]  
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M].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海洋出版社.2006,
[4]  
海洋法相关公约及中英文索引.[M].傅崐成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