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带西段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22
作者
鲁如魁 [1 ]
张国伟 [1 ]
钟华明 [2 ]
夏军 [2 ]
童劲松 [3 ]
余小俭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磁组构; 应力; 应变; 变形; 阿尔金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变形岩石的磁组构参数Kmax、Kint、Kmin、P、T、F、L、E等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构造变形的形状及期次.本文通过对阿尔金断裂带(郭扎错—空喀山口段)中岩石磁组构特征分析,认为该断裂带具多期活动性,变形性状由早到晚依次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及脆性变形,应力机制为剪切以及带有剪切性质的拉伸和压扁,主应力方向为NNE-SSW和近SN向.磁组构特征还表明该断裂带两侧断块相对差异运动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而且它们所经历的构造期次以及各期活动的应力机制、影响程度也有明显区别.此外,磁组构数据显示阿尔金断裂带具有中间变形强、向两侧变形逐渐减弱的准对称特点,其早期变形具有由东往西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由磁组构揭示的应力应变特征与野外露头、显微构造和古应力测量结果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聂拉木地区高喜马拉雅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含义 [J].
李建忠 ;
潘忠习 ;
冯心涛 ;
庄忠海 ;
朱同兴 ;
邹光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96-503
[2]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段应变分析 [J].
周勇 ;
吴世敏 ;
周萍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17-29
[3]   阿尔金断裂:几何学、性质和生长方式 [J].
崔军文 ;
张晓卫 ;
李朋武 .
地球学报, 2002, (06) :509-516
[4]  
YUE Leping, F. Heller, QIU Zhanxiang, ZHANG Li, XIE Guangpu, QIU Zhuding & ZHANG Yunxiang1.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2.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ETH-Honggerberg, CH-8093 Zurich, Switzerland,3.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4. Provincial Museum of Gansu, Lanzhou 730050, China.Magneto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 of Tertiary deposits of Lanz
[5]   塔里木地块库车坳陷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磁倾角偏低的成因探讨 [J].
方大钧 ;
沈忠悦 ;
谈晓冬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1) :72-82
[6]   喀喇昆仑断裂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周勇 ;
许荣华 ;
阎月华 ;
杨灿尧 ;
罗伟 ;
潘裕生 .
岩石学报, 2000, (01) :134-144
[7]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J].
葛肖虹 ;
张梅生 ;
刘永江 ;
叶慧文 ;
石采东 .
现代地质, 1998, (03) :2-5+7-8
[8]   磁组构研究现状 [J].
潘永信 ;
朱日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8, (01) :53-60
[9]   风成沉积物磁组构与中国黄土区第四纪风向变化 [J].
吴汉宁 ;
岳乐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4) :487-494
[10]   北京怀柔崎峰茶-琉璃庙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陈柏林 ;
李中坚 ;
谢艳霞 .
地球学报, 1997, (02) :23-2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