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洛坝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13
作者
祝新友
汪东波
卫治国
机构
[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队
关键词
甘肃; 铅锌矿床; 控矿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甘肃洛坝铅锌矿床矿体形态复杂,长期存在“背斜控矿”与“单斜控矿”的争论。矿体及赋矿岩石夹持于区域性的黄渚关断裂与江洛—人土山断裂间,两断裂在矿区相距不足1 km,矿床整体处于其间的断裂破碎带中。层状矿体形成后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变形改造,相当一部分“千枚岩”为强挤压的断层岩,其中含有灰岩及矿石角砾。矿体不再是简单的“秦岭型”铅锌矿的背斜控矿或单斜控矿,而是受控于断裂破碎带。对矿区控矿断裂的研究将有助于已知矿体的开采和深部与外围地区盲矿的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M].王集磊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M].祁思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4]   西秦岭糜署岭岩体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特征及成因 [J].
李永军 ;
王冉 ;
李注苍 ;
刘志武 ;
李金保 .
地质通报, 2003, (07) :506-511
[5]   黄渚关—榆树坝断裂的新认识 [J].
梁德超 .
物探与化探, 1999, (06) :44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