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李琰 [1 ,2 ]
刘晓琼 [3 ]
赵昕奕 [1 ,2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6] 不详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 Bp算法; 生态脆弱区; 榆林市县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榆林位于生态脆弱区,其气候变化对环境有重要意义。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1980-2006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聚类分析对榆林市县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榆林市各县(区)气温在波动中上升,除佳县定边增温不明显外,其余各区县增温趋势明显。降水变化特征较复杂,但全市总体呈减少趋势。利用改进的Bp算法在榆林市县域气候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气温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7%之间,降水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0-20%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程建刚 ;
解明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9-26
[2]   生态脆弱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J].
刘晓琼 ;
刘彦随 ;
延军平 ;
徐小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54-59
[3]   陕甘宁接壤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张芳 ;
杜继稳 ;
延军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4) :73-79+84
[4]   新疆博州地区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J].
辛渝 ;
张广兴 ;
张新 ;
博力健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193-200
[5]   陕北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分析 [J].
蔡新玲 ;
张永红 ;
高红艳 .
陕西气象, 2005, (04) :21-24
[6]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J].
张礼平 ;
胡江林 .
气象科学, 2004, (04) :455-459
[7]   基于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的气象预测研究附视频 [J].
张迎春 ;
肖冬荣 ;
赵远东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3, (02) :237-240
[8]   近30年陕甘宁老区气候变暖空间分布比较研究 [J].
王晓冬 ;
延军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3) :47-50
[9]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J].
王绍武 ;
蔡静宁 ;
朱锦红 ;
龚道溢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137-145
[10]   榆林近50年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及趋势预测 [J].
刘海英 ;
贺文彬 .
陕西气象, 1999, (05)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