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则县冈玛错地区发现榴辉岩

被引:19
作者
翟庆国
王军
王永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榴辉岩; 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出露有一条东西长约500km的高压变质带,高压变质带中段片石山地区已有榴辉岩的报道,然而其他地区至今尚没有发现榴辉岩出露。首次在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西段冈玛错地区发现了典型的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或块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角闪石。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427~472℃和约2.3GPa。冈玛错榴辉岩是藏北羌塘地区第二例榴辉岩,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同时也暗示羌塘中部地区可能存在一条榴辉岩带,这对研究特提斯洋的闭合与青藏高原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20 / 17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藏高原羌塘早古生代蛇绿岩——堆晶辉长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李才 ;
董永胜 ;
翟庆国 ;
王立全 ;
阎全人 ;
吴彦旺 ;
何彤彤 .
岩石学报, 2008, 24 (01) :31-36
[2]   西藏东部八宿地区发现退变质榴辉岩 [J].
董永胜 ;
谢尧武 ;
李才 ;
沙绍礼 .
地质通报, 2007, (08) :1018-1020
[3]   西藏羌塘中部古特提斯洋残片?——来自果干加年山变质基性岩地球化学证据 [J].
翟庆国 ;
李才 ;
黄小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7) :866-872
[4]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耿全如 ;
李兆丽 ;
徐向珍 ;
李天福 ;
任玉峰 ;
李化启 ;
蔡志慧 ;
梁凤华 ;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2006, (12) :1783-1792
[5]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9-1427
[6]   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J].
朱同兴 ;
张启跃 ;
董瀚 ;
王玉净 ;
于远山 ;
冯心涛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3-1418
[7]   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蓝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J].
陆济璞 ;
张能 ;
黄位鸿 ;
唐专红 ;
李玉坤 ;
许华 ;
周秋娥 ;
陆刚 ;
李乾 .
地质通报, 2006, (Z1) :70-75
[8]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黄小鹏 .
科学通报, 2006, (01) :70-74
[9]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
[10]   西藏羌塘南部发现奥陶纪—泥盆纪地层 [J].
李才 ;
程立人 ;
张以春 ;
翟庆国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