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67
作者
朱同兴 [1 ]
张启跃 [1 ]
董瀚 [2 ]
王玉净 [3 ]
于远山 [1 ]
冯心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甘肃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岩; 晚泥盆世; 晚二叠世; 双湖地区; 西藏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征,其中Stigmosphaerostylusoumonhaoensis,Triloneheechinata,Archocyrtiumriedeli等主要见于晚泥盆世法门阶。上述2个动物群在西藏尚属首次发现。才多茶卡地区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构造带是否东延”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413 / 14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蓝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J].
陆济璞 ;
张能 ;
黄位鸿 ;
唐专红 ;
李玉坤 ;
许华 ;
周秋娥 ;
陆刚 ;
李乾 .
地质通报, 2006, (Z1) :70-75
[2]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黄小鹏 .
科学通报, 2006, (01) :70-74
[3]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 [J].
朱同兴 ;
李宗亮 ;
李才 ;
冯心涛 ;
张启跃 ;
张惠华 ;
林世良 ;
曾庆荣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27-1134
[4]   藏北双湖地区上三叠统肖茶卡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J].
冯心涛 ;
朱同兴 ;
李才 ;
林仕良 ;
张启跃 ;
张惠华 ;
曾庆荣 ;
李宗亮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35-1140
[5]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J].
朱同兴 ;
董瀚 ;
李才 ;
冯心涛 ;
李宗亮 ;
于远山 ;
金灿海 ;
周帮国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18-23
[6]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
[7]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程立人 ;
张以春 .
地质通报, 2004, (12) :1228-1230
[8]   羌塘基底质疑 [J].
李才 .
地质论评, 2003, (01) :3-9
[9]  
西藏羌塘基底变质岩系的解体和时代厘定[J]. 王国芝,王成善.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10]   羌塘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J].
黄继钧 .
地质学报, 2001, (03) :3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