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矮泰引-3矮生性的遗传分析与半矮秆基因的鉴定

被引:4
作者
赵祥强
周劲松
梁国华
严长杰
曹小迎
顾铭洪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
[2]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扬州
[3] 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基因; 分离; 遗传; 赤霉素;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研究籼稻特矮生材料矮泰引 3的矮生性遗传,将其与高秆品种南京6号杂交,杂种F1表现为高秆,F2群体中高秆个体、半矮秆个体和矮秆个体的分离比例符合9∶6∶1的分离比,表明矮泰引 3的矮生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主效半矮秆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的半矮秆个体与南京11号测交,根据测交结果将与sd 1不等位的半矮秆株系鉴别出来,并将新的矮秆基因暂命名为sd t2;将携带sd t2的半矮秆株系与南京6号回交,BC1F2的分离情况佐证了sd t2的遗传效应的确表现为半矮秆。对BC1F2中分离出的3个半矮秆株系的种子进行赤霉素(GA3)溶液的苗期处理,幼苗生长状况表明sd t2对外源GA3处理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45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半矮秆基因sd-n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J].
李欣 ;
徐金凤 ;
王兴稳 ;
严长杰 ;
梁国华 ;
顾铭洪 .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1) :40-44
[2]   水稻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eui2的遗传及其微卫星分析 [J].
杨蜀岚 ;
杨仁崔 ;
曲雪萍 ;
章清杞 ;
黄荣华 ;
王斌 .
植物学报, 2001, (01) :67-71
[3]   高秆突变体Mh—1的株高遗传研究 [J].
朱旭东 ;
张晓惠 ;
钱前 ;
严学强 ;
闵绍楷 ;
熊振民 .
遗传学报, 2000, (04) :311-316
[4]   籼型多基因矮杆83N1041的遗传及利用价值探讨 [J].
朱旭东 ;
熊振民 ;
闵绍楷 ;
钱前 ;
曾大力 ;
张小惠 ;
颜辉煌 .
浙江农业学报, 1997, (02) :11-15
[5]   几个籼稻半矮秆基因等位性和遗传效应分析 [J].
梁国华,顾铭洪,潘学彪,嵇朝球,印志伟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6, (01) :25-30
[6]   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J].
梁国华,潘学彪,顾铭洪,嵇朝球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3) :189-192
[7]  
水稻显性矮秆遗传研究──Ⅰ.关于KL908的矮生性遗传的性质[J]. 朱立宏,赖桂贤,滕友仁,周傲南,王浩熙.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8]   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 [J].
董凤高 ;
熊振民 ;
闵绍楷 ;
王建林 ;
林鸿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3) :13-19
[9]   一种籼稻新矮源的分离和遗传鉴定 [J].
顾铭洪 ;
潘学彪 ;
李欣 ;
董桂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1) :33-40
[10]   籼稻矮秆遗传及其利用 [J].
朱立宏 ;
顾铭洪 ;
薛元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