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eui2的遗传及其微卫星分析

被引:46
作者
杨蜀岚
杨仁崔
曲雪萍
章清杞
黄荣华
王斌
机构
[1]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水稻; eui; 遗传; 微卫星标记; 杂交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从水稻 (OryzasativaL .)协青早B的辐射M2 群体中获得以最上节间伸长为特征的长穗颈高秆突变系协青早eB1和协青早eB2 ,与原品系协青早B的秆性状相比 ,协青早eB2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 6 5 .3%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长总增长量的 90 .2 % ;协青早eB1的第一节间长占总秆长的 5 4.8% ,其第一节间的增长量占秆长总增长量的 5 3.3%。遗传分析表明 :协青早eB1和协青早eB2中的长穗颈高秆性状各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二者之间互不等位。与已报道的eui基因的等位性测验表明 :协青早eB2的eui基因与其不等位 ,为新的长穗颈高秆隐性基因 ,命名为eui2 ;协青早eB1的eui基因则与其等位。微卫星分析表明 :eui2基因与第 10染色体的RM2 5 8、RM2 6 9、RM2 71和RM30 4连锁 ,其遗传距离分别为 12 .0cM、12 .9cM、35 .1cM、1.4cM。由此推断 ,eui2基因位于第 10染色体长臂的中部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一种杂交稻的选育方法.[P].杨仁崔;黄荣华;杨蜀岚;章清杞.福建农业大学.1999,
  • [2] 水稻不包穗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P].杨仁崔.福建农业大学.1998,
  • [3] 水稻隐性高秆突变的遗传研究
    陈建民
    顾世梁
    汤述翥
    陆驹飞
    [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 [4] 水稻株高基因eui的初步分子定位
    吴玉良
    何祖华
    董继新
    李德葆
    林鸿宣
    庄杰云
    陆军
    郑康乐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 119 - 120
  • [5]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孙立华,王月芳,蒋宁,李和标
    [J]. 遗传学报, 1994, (01) : 67 - 73
  • [6] 水稻隐性高秆广亲和种质02428h的鉴定与研究
    李和标
    邹江石
    李传国
    陈忠明
    孙立华
    [J].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03) : 48 - 50
  • [7] 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I.Grlc及其测交F1的株高特征和秆型
    廖昌礼
    倪克鱼
    刘远坤
    黄宗洪
    [J].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3) : 43 - 46
  • [8] 水稻诱变获得隐性高秆基因
    吴世弼
    张琦华
    [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88, (01) : 41 - 45
  • [9] 消除籼型野败不育系包颈现象的研究
    申宗坦
    杨长登
    何祖华
    [J]. 中国水稻科学, 1987, (02) : 95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