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15
作者
徐贵忠
王艺芬
张稳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板块; 扬子板块; 碰撞造山带; 蛇绿混杂岩;
D O I
10.19814/j.jese.1993.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南部大陆边缘和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长期演化和碰撞的结果。造山带主要由北淮阳加里东构造带、桐柏—大别山古老断块隆起带和随广加里东构造带组成。根据现今查明的三条蛇绿混杂岩带和不同时代岩系的原岩建造及区域构造特征,重建了其碰撞期前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在加里东末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桐柏—大别山造山带。在碰撞期及碰撞期后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滑脱-推覆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安徽大别山蛇绿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徐贵忠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2) :165-174
[2]   桐柏—大别山北麓信阳群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J].
徐贵忠 ;
盖振国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8, (04) :20-36
[3]   大别山东段双变质带特征和古构造演化 [J].
马宝林 ;
张兆忠 .
地震地质, 1988, (02) :19-28
[4]   大别山北麓佛子岭群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徐贵忠 ;
郝杰 .
地质科学, 1988, (02) :97-109
[5]   桐柏—信阳古蛇绿岩带及混杂堆积 [J].
张以熔 .
中国区域地质, 1985, (03) :143-158
[6]   豫鄂境内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 [J].
张兆忠 ;
张秉良 ;
冯锦江 ;
李松滨 .
地震地质, 1981, (04) :27-37
[7]  
碰撞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英)考沃德(Coward,M.P.),(英)里斯(Ries,A.C.)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