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砂体结构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39
作者
陈飞 [1 ]
罗平 [2 ]
张兴阳 [2 ]
王训练 [3 ]
罗忠 [2 ]
樊太亮 [1 ]
刘柳红 [2 ]
单伟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层序格架; 砂体结构; 相对湖平面变化; 延长组; 曲流河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4+5曲流河三角洲露头进行深入的研究,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其内部砂体骨架是由席状化水下分流河道、曲流型分流河道、辫状型分流河道沉积构成。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特征,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分布模式,构建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结构与相对湖平面响应模式图。研究表明随湖平面变化层序格架内砂体结构发生规律性变化,低位体系域早期侵蚀,晚期充填呈复合状砂体;湖侵体系域砂体呈孤立状;高位体系域早期砂体发育不全,晚期呈席状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层序界面对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露头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J].
罗忠 ;
罗平 ;
张兴阳 ;
刘柳红 ;
陈飞 ;
张玄杰 .
沉积学报, 2007, (06) :903-914
[2]  
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两种不同类型边缘层序构成及对构造活动响应[J]. 杨明慧,刘池洋,郑孟林,兰朝利,唐玄.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J]. 陈全红,李文厚,高永祥,郭艳琴,冯娟萍,张道峰,曹红霞,梁积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4]   叠合盆地特征及油气赋存条件 [J].
刘池洋 .
石油学报, 2007, (01) :1-7
[5]   三级基准面旋回内三角洲砂体骨架模型的建立——以陕北安塞三角洲露头为例 [J].
张兴阳 ;
罗平 ;
顾家裕 ;
罗忠 ;
刘柳红 ;
陈飞 ;
张玄杰 .
沉积学报, 2006, (04) :540-548
[6]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7
[7]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J].
樊太亮 ;
吕延仓 ;
丁明华 .
地学前缘, 2000, (04) :315-321
[8]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a turbidite system, Tanqua Karoo Basin, South Africa[J] . W van der Werff,S Johnso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