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及分布特征的比较

被引:43
作者
王修林
孙霞
韩秀荣
祝陈坚
张传松
辛宇
石晓勇
不详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青岛
[3] 青岛
[4] 青岛
关键词
东海; 赤潮高发区; 营养盐; 夏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 0 2年 8月 2 6日— 9月 4日在东海赤潮高发区 ( 2 9°0 0′— 32°0 0′N、1 2 2°0 0′— 1 2 3°30′E)进行了夏季航次的调查 ,利用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的调查数据 ,系统分析比较了其营养盐结构和分布特征 ,并初步探讨了夏季爆发的中肋骨条藻赤潮与营养盐的关系。与 2 0 0 2年春季相比 ,2 0 0 2年夏季调查海区中SiO3 Si、PO4 P、NH4 N、DON和PN平均浓度比春季有所增加 ,而NO3 N、NO2 N、DOP和PP浓度则有所减小。夏季各种形态磷营养盐主要由PO4 P和PP组成 ,其中PO4 P比春季明显增加 ,PP略有减少 ,DOP显著减少 ;各种氮形态营养盐主要由DIN和DON组成 ,与春季相比DON比例略有增加 ,DIN略有减少。DIN仍以NO3 N为主并有所增加 ,而NH4 N比例基本不变 ,NO2 N有所减少。主要溶解无机态营养盐 ,如SiO3 Si、PO4 P和NO3 N ,以及PP的平面分布整体上呈沿岸海域浓度高、外海浓度低的趋势 ,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的趋势已减弱 ,甚至消失。NO2 N和NH4 N具有明显的水团分布特征 ,与春季有所不同 ;DON和PN与春季具有相同的斑点状分布趋势。另外 ,本航次调查中在 1 1站发现中肋骨条藻赤潮 ,该站表层SiO3 Si浓度较高 ,PO4 P很低 ,其余溶解态氮营养盐及PP与调查海区表层平均浓度接近 ,PN较高。营养盐结构中 1 1站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总氮和有机氮的分布变化与迁移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577-585
[2]   长江无机氮的分布变化和迁移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355-363
[3]   东海近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韩秀荣 ;
王修林 ;
孙霞 ;
石晓勇 ;
祝陈坚 ;
张传松 ;
陆茸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97-1101
[4]   赤潮灾害的发展趋势、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缪锦来 ;
石红旗 ;
李光友 ;
王波 ;
韩丽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03) :40-44
[5]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附视频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苗辉 ;
张平 .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465-473
[6]   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总磷 [J].
谭加强 ;
于志刚 ;
林桂炽 ;
米铁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256-262
[7]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朱明远 ;
张经 .
生命科学, 2001, (02) :54-59+53
[8]   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附视频 [J].
郭卫东 ;
章小明 ;
杨逸萍 ;
胡明辉 .
台湾海峡, 1998, (01) :64-70
[9]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 [J].
徐韧 ;
洪君超 ;
王桂兰 ;
沈竑 .
海洋通报, 1994, (05) :25-29
[10]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 国家海洋局.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