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灾害的发展趋势、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缪锦来
石红旗
李光友
王波
韩丽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生命学院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赤潮灾害; 治理方法;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 ,中国沿海有害赤潮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 ,爆发频率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新赤潮藻种不断出现 ,赤潮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加 ,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 0亿元。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灾害 ,如何科学地进行赤潮研究和减灾 ,有效地进行赤潮防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年的赤潮灾害发生概况 ,对今年赤潮灾害的发生趋势作了预测 ,并着重强调了当前国内外赤潮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最新赤潮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赵玲
    尹平河
    李坤平
    YU Qiming
    谢隆初
    黄长江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1) : 7 - 11
  • [2] 生物载体除藻剂去除海洋赤潮藻
    梁想
    尹平河
    赵玲
    杨培慧
    谢隆初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 15 - 17
  • [3] 高浓度臭氧水溶液研究
    白希尧
    白敏菂
    扈群
    沈丽
    张芝涛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4) : 309 - 312
  • [4] 高气压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学科的形成及应用展望
    白希尧
    张芝涛
    白敏冬
    韩慧
    [J]. 自然杂志, 2000, (03) : 156 - 161
  • [5] 赤潮现象
    张汉光
    [J]. 生物学通报, 1999, (03) : 11 - 12
  • [6] 赤潮科学中藻菌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
    连玉武
    王艳丽
    郑天凌
    洪华生
    [J]. 海洋科学, 1999, (01) : 35 - 38
  • [7] 日本沿岸水域的赤潮监测研究及其防治对策
    陆斗定
    [J]. 东海海洋, 1997, (01) : 46 - 52
  • [8] Synthesis of ammonia in a strong electric field discharge at ambient pressure
    Bai, MD
    Bai, XY
    Zhang, ZT
    Bai, MD
    [J].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00, 20 (04) : 511 - 520
  • [9] The studies on sterilization of ozone solution .2 Bai X Y,Zhang H and Ma A C.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