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藏类型划分及成藏模式探讨

被引:4
作者
程付启 [1 ]
金强 [1 ]
刘文汇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混合气藏; 类型划分;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混合气藏是常见的天然气藏类型,实用的类型划分及成藏模式的建立是该类气藏定量研究的基础。根据端元气的来源,对混合气藏类型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实例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的混合气藏可划分出两大类4小类:(1)异源混合气藏,指不同气源岩(灶)生成天然气的混合,其中包括异源岩混合气藏和异源灶混合气藏两类;(2)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不同阶和油型不同阶两类。对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典型气藏解剖结果证明,多套有效气源岩、沟通圈闭和源岩(灶)的通道是异源混合气藏形成的基础;而气源岩多期次演化生气、持续有效的圈闭是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分析认为,具有多套源岩供气的轮南凸起、川东高陡褶皱带是发育异源混合气藏的有利地区;而成藏过程复杂的库车坳陷则是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盆地混元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 [J].
程付启 ;
金强 .
天然气工业, 2006, (04) :11-13+148
[2]   两元混合天然气定量研究新方法 [J].
程付启 ;
金强 .
沉积学报, 2005, (03) :554-558
[3]   混源天然气成藏研究 [J].
金强 ;
程付启 ;
刘文汇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5
[4]   混源气藏及混源比例研究 [J].
金强 ;
程付启 ;
刘文汇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22-24+3
[5]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东西部差异及原因 [J].
秦胜飞 ;
贾承造 ;
李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16-18
[6]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混合气的实质 [J].
陈安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33-38
[7]   塔西南坳陷北坡至巴楚凸起的生烃史 [J].
刘长伟 ;
王飞宇 ;
李术元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121-123+84
[8]   原油裂解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廖志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47-49+56
[9]   塔里木盆地克拉2特大型气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 [J].
张鼐 ;
郭宏莉 ;
高志勇 .
岩石学报, 2000, (04) :665-669
[10]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含气系统特征 [J].
杨华 ;
张军 ;
王飞雁 ;
王怀厂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