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陆相湖盆坡折带理论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15
作者
吕大炜 [1 ]
李增学 [1 ]
孙静 [2 ]
吴立荣 [1 ]
郭建斌 [1 ]
刘海燕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坡折带; 圈闭; 深切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坡折带基本理论和研究基础上,根据坡折带的形成过程,将其划分为同沉积坡折带和前沉积坡折带。依据成因机制,可以将同沉积坡折带划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而前沉积坡折带可以划分为古地貌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不同类型坡折带对沉积控制机制不同:构造坡折带形成的圈闭和深切谷圈闭是油气勘探重要场所;沉积坡折带易形成岩性圈闭,也为油气勘探主要目标;古地貌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一般只控制了低位体系域的发育,影响了低位体系域的非构造性圈闭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Fula坳陷Abu Gabra组沉积相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黄先雄 ;
王林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41-44
[2]   下切谷的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J].
尹微 ;
樊太亮 ;
许浩 ;
刘建党 ;
伍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2) :21-23+104
[3]   同沉积构造坡折带对岩性油气藏富集带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为例 [J].
冯有良 ;
徐秀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22-25+31
[4]   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研究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纪坳陷湖盆为例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齐雪峰 ;
杜社宽 .
沉积学报, 2004, (01) :95-102
[5]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3-10
[6]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7]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8]   东庄次凹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J].
杨道庆 ;
赵追 ;
贾曙光 ;
张本书 ;
王继英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3) :14-15+81
[9]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的“沉积滨线坡折”问题探讨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杨凤根 ;
颜其彬 ;
刘树根 ;
童崇光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22-31
[1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