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34
作者
陈绪敖
机构
[1] 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秦巴山区; 生态保护; 产业精准扶贫; 互动发展;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6.06.03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秦巴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双重任务。从生态脆弱与"空间贫困"陷阱演进的成因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特征,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恶性循环,指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具有一致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地域文化等内部因素和政府政策推动及市场需求拉动等外部因素;通过二者互动发展达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多重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生态位视角下的精准扶贫解析 [J].
杨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8) :155-160
[2]   农村反贫困: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护的协同推进 [J].
杨宜勇 ;
吴香雪 .
西北人口 , 2016, (03) :1-7
[3]   特色产业扶贫重在“精准” [J].
余欣荣 .
行政管理改革, 2016, (04) :25-28
[4]   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J].
刘北桦 ;
詹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3) :1-4+175
[5]   贫困山区不同层级可达性及其经济效应——以秦巴山区为例 [J].
王璐 ;
黄晓燕 ;
曹小曙 ;
范虹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156-164
[6]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思考 [J].
陈访贤 ;
徐充 .
新疆社会科学, 2015, (06) :7-11
[7]   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地形起伏与人口及经济关系 [J].
周亮 ;
徐建刚 ;
林蔚 ;
杨林川 ;
孙东琪 ;
叶尔肯吾扎提 .
山地学报, 2015, 33 (06) :742-750
[8]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对策 [J].
易培强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44 (05) :131-137
[9]   经济结构变化对农用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J].
张四梅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44 (03) :124-130
[10]   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 [J].
刘小鹏 ;
苏晓芳 ;
王亚娟 ;
赵莹 ;
黄越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1) :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