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坡折带隐蔽圈闭发育模式浅析

被引:5
作者
卢红霞 [1 ]
陈振林 [2 ]
李天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构造坡折带; 隐蔽圈闭; 油气成藏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坡折带是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的影响,构造坡折带和油气资源分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隐蔽圈闭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中后期重点勘探领域。构造坡折带是沉积盆地中隐蔽圈闭最发育的部位之一,多级构造坡折带组合对盆地隐蔽圈闭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多级构造坡折带隐蔽圈闭发育更受到沉积环境和湖平面变化的影响;构造坡折带地区隐蔽圈闭油气成藏良好,高位域和三角洲前缘泥岩是良好的烃源岩,连片砂体和不整合界面及生长断裂是良好的输导条件,生长断裂和高位域泥岩具有良好的封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J].
纪友亮 ;
曾留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1229-1234
[2]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坡折带特征及其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 [J].
于红枫 ;
王英民 ;
辛仁臣 ;
吕修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6-31+89
[3]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4]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5]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 [J].
冯有良 ;
李思田 .
地质论评, 2001, (03) :278-286
[6]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7]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模拟研究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地学前缘, 1998, (S1) :122-128
[8]   同沉积构造及其演化背景分析——以塞文煤盆地为例 [J].
王华 ;
Louis Courel .
地球科学, 1993, (02) :129-138+247
[9]  
Oil migration in a major growth fault: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pathfinder core, south Eugene Island block 330, Offshore Louisiana .2 Steven Losh. AAPG Bulletin . 1998
[10]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 Howell J A,Flint S S.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104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