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损伤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71
作者
邱雅慧
机构
[1] 锦州医学院附属三院干诊
关键词
内皮,血管; 动脉硬化;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对其功能检测也有多种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8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章,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artherosclerosis”,限定文章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8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②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收集500篇有关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20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血管内皮的生理功能:具有屏障、信息的传递和内分泌、参与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②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内皮细胞分泌物的直接检测、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分子标记物、冠脉造影法测量血管内皮功能、高分辨率超声评价动脉内皮功能。③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各种危险因子的损伤,而使血管局部产生的一种过度的慢性炎性增生反应。研究显示,内皮功能不良的患者在其随访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多,且结果与内皮功能检测方法的差异无关。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运动、替代疗法、内皮源性收缩剂的抑制剂或拮抗剂、细胞保护剂、调脂治疗、内皮种植及基因治疗。结论:血管内皮具有多种功能,随着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功能障碍深入的研究,将实现更早期的发现内皮功能障碍,更有效地指导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早期修复,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地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27 / 1929+1933 +19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实验研究 [J].
刘相菊 ;
高海青 ;
沈琳 ;
毕轶 ;
由倍安 ;
伊永亮 ;
马亚兵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6) :487-491
[2]   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脑钠素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效应 [J].
李爱民 ;
黄岚 ;
宋耀明 ;
覃军 ;
何作云 ;
祝善俊 ;
耿建萌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2) :127-129
[3]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L-精氨酸的拮抗作用 [J].
姚瑞 ;
党瑜华 ;
张菲斐 .
河南医学研究, 2005, (01) :14-16+18
[4]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影响 [J].
张慧玲 ;
李清贤 .
中国综合临床, 2004, (05) :27-28
[5]   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人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J].
徐慧 ;
郑杨 ;
佟倩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2) :155-158
[6]   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激活及厄贝沙坦干预研究 [J].
王海蓉 ;
李建军 ;
蒋锡嘉 ;
许家俐 ;
王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01) :67-70
[7]  
Endothelium-derived nitric oxide and vasc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J] . J.-F. Arnal,A.-T. Dinh-Xuan,M. Pueyo,B. Darblade,J. Rami.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199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