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文到明确:语词变迁的法治意义Beling构成要件理论的考察

被引:8
作者
邵栋豪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构成要件理论; 明确性; 罪刑法定原则; Beling; 法治意义; 明确; 明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 [J].
付立庆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 (03) :29-34
[2]   德国犯罪原理的发展与现代趋势 [J].
克劳斯罗克辛 ;
王世洲 .
法学家, 2007, (01) :151-160
[3]   德国犯罪理论体系概述 [J].
托马斯·李旭特 ;
赵阳 .
政法论坛, 2004, (04) :49-55
[4]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种传统——从20世纪初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谈起 [J].
何萍 .
哲学研究, 2003, (08) :29-35
[5]  
主观违法要素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付立庆, 2008
[6]  
韩国刑法总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金日秀, 2008
[7]  
罗马私法要论[M]. 科学出版社 , 徐国栋, 2007
[8]  
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M]. 法律出版社 , (美) 比克斯, 2007
[9]  
西方刑法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勤华, 2006
[10]  
构成要件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德) 贝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