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化村庄整体改造中的把持陷阱与规划应对: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郭炎 [1 ]
袁奇峰 [2 ]
邱加盛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三旧改造; 土地产权制度; 非农化村庄; 把持问题;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83302 ;
摘要
以集体建设用地为核心的存量改造在广东推行已逾七年。检讨相关政策实施的文献,发现利益各方围绕土地增值收益的博弈是推动改造和塑造结果的关键。同时,规划调控弱、开发强度过高和公益设施配套不足极为普遍。然而,从微观层面对改造失控背后制度性逻辑的研究匮乏。此外,已有研究多视开发商逐利、政府寻租以及两者的合谋为改造失控的主因,而对土地持有者如农村集体的角色鲜有涉及。本文结合制度变迁的理论和村庄改造案例的深度实证探讨制度转型、利益各方权利关系演化和博弈的结果。研究发现旧改政策强化了村集体的地权,但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未充分界定。在不确定的制度环境下,积极推动改造的政府先期投入以保障集体收益,而村集体则依托现实的土地占有占据博弈的主动,不断"把持"政府,争夺土地收益,最终使政府在维持社会公益上逐步妥协,危及空间品质和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渐行渐远。旧改应力求政府统筹,完善利益分配和规划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J].
冯立 ;
唐子来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5) :23-29
[2]   规划:走向存量改造与旧区更新——“三旧”改造规划思路探索 [J].
卢丹梅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6) :43-48+71
[3]   速度与效益: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广州“三旧”改造政策探讨 [J].
赖寿华 ;
吴军 .
规划师, 2013, 29 (05) :36-41
[4]   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 [J].
邹兵 .
规划师 , 2013, (05) :5-10
[5]   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 [J].
张京祥 ;
赵丹 ;
陈浩 .
城市规划, 2013, 37 (01) :45-50+55
[6]   广东“三旧”改造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创新研究 [J].
李小军 ;
吕嘉欣 .
现代城市研究, 2012, 27 (09) :63-70
[7]   合理确定“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的探索——以珠海市为例 [J].
王冀 .
规划师, 2011, 27 (06) :76-81+86
[9]   珠三角“三旧”改造中的土地整合模式——以佛山市南海区联滘地区为例 [J].
杨廉 ;
袁奇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14-20
[10]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