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

被引:7
作者
涂正革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安全; 适度工业化; 节能路径; 指数分解分析(ID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问题事关经济与国家安全。中国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张拉动能源消费强劲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本因能源价格因素大幅提高。本文使用完全分解技术分析了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四大因素: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探究了实现中国节能安全的现实路径: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度工业化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降低火电比例,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是我国节能的重要举措;推动技术水平提高,降低能源强度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保障。总之,加大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采取适度工业化政策,逐渐引导经济向第三产业纵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拓展,是实现国家经济与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技术变化、要素替代和贸易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樊茂清 ;
任若恩 ;
陈高才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37-258
[2]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3) :345-359
[3]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154
[4]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5]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 2005
[6]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J].
Zhang, ZX .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06) :625-638
[7]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 . J.W. Sun.Energy Economics . 1998 (1)
[8]  
Input-Output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Use Changes in the 1980s[J] . Xiannuan Lin,Karen R. Polenske.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