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甜玉米螟害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16
作者
黄少华
张宝鑫
李敦松
冯莉
陈万良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博罗县园洲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4] 广东博罗
关键词
甜玉米; 玉米螟; 去雄; 生物农药;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04.01.017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在珠江三角洲栽培环境下,玉米抽雄期隔株人工去除2/3植株的雄穗,对防治玉米螟有一定作用而不影响玉米授粉结实;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适宜菌株及制剂对玉米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甜玉米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J].
何康来 ;
周大荣 ;
王振营 ;
文丽萍 ;
白树雄 .
植物保护学报, 2002, (03) :199-204
[2]   5种杀虫剂对玉米螟的药效评价 [J].
张强 ;
罗万春 ;
李慧冬 .
农药, 2001, (09) :26-29
[3]   生物制剂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研究 [J].
季宏平 .
玉米科学, 2001, (02) :75-76
[4]   玉米螟在不同类型玉米上的为害及其去雄与防治效果的研究 [J].
王桂跃 ;
吕仲贤 ;
陈建明 ;
卜卫良 ;
包焕正 .
玉米科学, 2000, (02) :92-94
[5]   苏云金杆菌UV-17新细菌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第I报防治玉米螟效果试验 [J].
相连英,任守让,周凤林,方塞北,朱平 .
吉林农业科学, 1995, (01) :46-51
[6]   合成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玉米螟 [J].
李文德 ;
李万贵 ;
陈素馨 ;
朱平仇 ;
虞国新 ;
张锁建 .
生物防治通报, 1989, (01)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