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黄建凤
曹杰
张慧敏
张云
李建新
吴海英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关键词
血压; 体重指数; 肥胖; 动态血压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探讨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患者共691例(其中男性417例,女性274例),年龄范围1390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观察对象测量诊室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和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等指标,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体重指数<24为正常体重组;24≤体重指数<28为超重组;体重指数≥28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患者24小时和白天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小时、白天和夜间心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此外,血压负荷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和血压负荷有较密切的关系;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肥胖组患者的血压最高、心率最快;动态血压提供的数据信息量大,结论更可靠、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青年腹部肥胖者动态血压监测 [J].
艾文静 ;
倪宁 ;
陈立红 .
中国校医, 2005, (01) :31-32
[2]   血压负荷与老年高血压病并靶器官损害 [J].
苏解芬 ;
张涛 ;
唐遇春 ;
陈开国 .
中国临床医学, 2004, (04) :661-662
[3]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 [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10-15
[4]   Impact of obesity on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J].
Kotsis, V ;
Stabouli, S ;
Bouldin, M ;
Low, A ;
Toumanidis, S ;
Zakopoulos, N .
HYPERTENSION, 2005, 45 (04) :602-607
[5]   Pathophysiology of obesity hypertension [J].
Hall J.E. .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 2000, 2 (2) :13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