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沉积微相的三维地震描述

被引:12
作者
赵丽平 [1 ]
陈莉 [2 ]
谭明友 [1 ]
张明振 [1 ]
宋艳芳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关键词
曲流河; 河床; 分频扫描; 振幅; 频率;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8.06.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上第三系馆上段曲流河沉积的砂岩是良好的储层,但砂岩的空间分布一般不均匀。如何利用三维地震描述方法寻找储集体物性好的河床微相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曲流河主要包括河床、堤岸、河漫和牛轭湖4种沉积微相,岩石组合为砂泥岩互层,具有"泥包砂"的特点。各沉积微相的地震反射特征为:河床呈强能量、负极性;堤岸呈中强能量、负极性和高频;河漫呈弱能量、极性不固定;牛轭湖呈高强能量、负极性。通过水平切片(层拉平水平切片)、三维立体显示和分频扫描技术可快速地识别河床与河漫微相,确定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目标区。地震相精细描述的振幅、频率和波形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方法划分曲流河沉积微相的多解性。利用地震方法精细描述的曲流河沉积微相结果与测井资料吻合较好,说明先宏观、后精细的地震方法描述曲流河沉积微相是行之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80 / 684+609+742 +6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底部砂体成因分析——砂岩型铀矿床预测的空间定位基础 [J].
焦养泉 ;
陈安平 ;
王敏芳 ;
吴立群 ;
原海涛 ;
杨琴 ;
张承泽 ;
徐志诚 .
沉积学报, 2005, (03) :371-379
[2]   曲流河沉积亚相的地震识别方法 [J].
于建国 ;
林春明 ;
王金铎 ;
郭亚 ;
张明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5) :547-551+461
[3]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J].
张延章 ;
廖前进 ;
范军侠 ;
赵海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58-60
[4]   孤东油田七区西曲流河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技术 [J].
陈德坡 ;
柳世成 .
断块油气田, 2003, (02) :17-20+90
[5]   高弯曲与低弯曲河流比较沉积学研究——以长江上、下荆江段为例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沉积学报, 2000, (02) :227-233
[6]   曲流河砂体的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研究及预测──渤海湾南部埕岛油田实例 [J].
杨凤丽 ;
张善文 ;
才巨宏 ;
印兴耀 ;
文政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9, (02) :171-179+248
[7]   埕岛地区馆上段储层地震岩性学研究 [J].
张善文 ;
才巨宏 ;
吴洪波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4, (S2) :123-128+237
[8]   近代河流沉积与地震地层学解释 [J].
李庆忠 .
石油物探, 1994, (02) :26-41
[9]  
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M].李丕龙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
[10]  
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李庆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