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高南地区东营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

被引:2
作者
王光强 [1 ]
邱隆伟 [1 ]
潘耀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惠州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东营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南堡凹陷;
D O I
10.16772/j.cnki.1673-1409.2009.03.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南堡凹陷高南地区东营组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东营组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蚀作用,原生孔隙大部分被破坏,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长石的溶蚀是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从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1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组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粘土矿物的结晶、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对孔隙度的降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348 +3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小型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与成藏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 [J].
罗群 ;
吏锋兵 ;
黄捍东 ;
周海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60-565+573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J].
史基安 ;
王金鹏 ;
毛明陆 ;
王琪 ;
郭正权 ;
郭雪莲 ;
卢龙飞 .
沉积学报, 2003, (03) :373-380
[3]   塔里木盆地中部泥盆系东河砂岩成岩作用与储集性能控制因素 [J].
钟大康 ;
朱筱敏 ;
周新源 ;
王招明 .
古地理学报, 2003, (03) :378-390
[4]   南堡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及火山作用 [J].
谭丽娟 ;
田世澄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4+9
[5]  
油气储层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胜和等编著, 1998
[6]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