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抱茎獐牙菜的胚胎学研究

被引:12
作者
刘建全
薛春迎
何廷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抱茎獐牙菜,胚胎学,繁殖,青藏高原,藏药;
D O I
10.16783/j.cnki.nwnuz.1998.04.016
中图分类号
Q944.46, [];
学科分类号
090102 ;
摘要
抱茎獐牙菜(SwertiafranchitianaMaxim.)花药4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为非典型腺质型绒毡层;中层2层;花药壁表皮宿存,与药室内壁一起纤维状加厚.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 细胞.子房2心皮,1室,8列胚珠,为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蓼型.珠孔受精,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体融合类型.胚乳发育为核型.胚胎发育为茄型酸浆Ⅰ变型.反足细胞分裂为5~8个,宿存,每个细胞均多核和异常膨大,反足细胞形成的吸器明显,并在胚乳层之外形成染色深的类似“外胚乳”的结构.果实成熟时,种子只发育至球型胚早期阶段.反足细胞在龙胆科一些高山短命植物中的宿存与分裂具有重要的生殖适应与进化意义,这对于龙胆科一年生植物在青藏高原严酷的环境下,甚至在只有几周的生长季节内完成其生活史是十分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喉毛花的胚胎学研究 [J].
刘建全 ;
何廷农 .
植物分类学报, 1996, (06) :577-585+679
[2]   黑边假龙胆的胚胎学研究 [J].
刘建全,何廷农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2) :151-158+241-244
[3]   秦艽的胚胎学研究 [J].
李惠娟,王耀芝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1994, (04) :243-248
[4]   天麻胚胎学的研究 [J].
梁汉兴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4, (05) :466-472+563
[5]   天麻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形成 [J].
梁汉兴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186-191+262
[6]   西藏高山冰缘植被的初步研究 [J].
李渤生 ;
张经炜 ;
王金亭 ;
陈伟烈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2) :132-139
[7]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88
[8]  
被子植物胚胎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胡适宜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