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四川绵竹清平5.0级地震序列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6
作者
赵珠
汪碧澜
龙思胜
陈银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绵竹; 地震序列; 构造活动; 震源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9年 9月 1 4日四川绵竹清平 5 .0级地震序列是近年发生在青藏高原碰撞带东南边界的龙门山断裂带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活动。本文通过对序列地震震源位置的精确确定 ,对主要的 8次地震震源机制的求解和时间进程中震级频次变化的分析 ,来揭示该震源区地下构造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 :1前震—主震—余震的时间进程完整 ,只是衰减较快 ;2主震位于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弯折的端头 ,与宏观震中十分接近。大部分余震分布在中央主断裂一侧的次级隐伏构造地带 ,与主断裂的北东走向一致。震源深度 3~ 1 5 km;3震源断层面北东取向 ,在指向南东的近水平方向的主压应力作用下 ,断层面的错动以逆冲兼走滑的方式为主 ,间有少量小型的正断层活动 ,统一呈现出地下物质向南东的滑移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998年四川泸定3.4级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 [J].
赵珠 ;
龙思胜 ;
汪碧澜 .
地震学报, 2000, (06) :661-665
[2]   地震序列研究综述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中国地震, 1999, (03) :72-81
[3]   Prugger方法在汕头地震遥测台网定位中的应用 [J].
郭贵安 .
华南地震, 1997, (04) :48-54
[4]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精确修定 [J].
赵珠 ;
范军 ;
郑斯华 ;
长谷川昭 ;
堀内茂木 .
地震学报, 1997, (06) :58-65
[5]   1992年四川力马地震序列期间激发的孕震结构 [J].
赵珠,陈农 .
中国地震, 1996, (01) :64-74
[6]   西藏地震定位──一种使用单纯形优化的非线性方法 [J].
赵珠,丁志峰,易桂喜,王建格 .
地震学报, 1994, (02) :212-219
[7]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564
[8]   四川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J].
赵珠 ;
张润生 .
地震学报, 1987, (02) :154-166
[9]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