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化”协调发展及地域类型划分

被引:1
作者
李帅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五化; 协调发展; 类型分类;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17.03.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五化"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划分等级,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了河北省"五化"发展的协调发展状态,进而对河北省"五化"发展的地域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级市的"五化"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协调度水平处于"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三种程度;"五化"的地域主导类型各有特色,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J].
颜双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23-135+146
[2]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 [J].
刘凯 ;
任建兰 ;
张存鹏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4) :27-34
[3]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康珈瑜 ;
高岭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1) :4-13
[4]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5]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