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四关”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薛海兵 [1 ]
覃佐爱 [1 ]
吴清明 [2 ]
叶海敏 [2 ]
林旭明 [2 ]
刘未艾 [2 ]
张鹏 [2 ]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电针; 四关组穴; 脑卒中后抑郁; 单胺类神经递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组穴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PSD组、电针组、氟西汀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除MCAO组外,其余大鼠于MCAO造模成功7 d后予以孤养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应激(CUMS)方法建立PSD模型。其中电针组予以电针"四关"组穴治疗,氟西汀组灌胃氟西汀溶液2.33 mg/(kg·d),对照组、MCAO组、PSD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干预21 d。于干预第1、7、14、21天进行糖水实验,干预第22天,处死大鼠取脑,采用RP-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5-HT、NE、DA水平。结果与PSD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治疗第7天[(51.09±3.68)%比(38.97±4.07)%]、第14天[(68.25±4.69)%比(39.64±4.49)%]、第21天[(41.56±2.12)%比(41.56±2.12)%]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1 d,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526.31±54.41)ng/g比(221.56±39.57)ng/g]、NE[(244.93±44.57)ng/g比(129.27±11.68)ng/g]、DA[(86.80±14.64)ng/g比(44.22±7.60)ng/g]水平较PS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四关"组穴可改善PSD大鼠快感消失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12]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13]   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韩毳 ;
李晓泓 ;
郭顺根 ;
孙静 .
中医药学刊, 2004, (01) :185-186+188
[14]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李晓秋 ;
许晶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03) :59-61
[15]   针刺治疗抑郁症36例 [J].
叶国传 .
上海针灸杂志, 2000, (06)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