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探讨

被引:7
作者
李英帅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中医体质; 中医藏象; 中药药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摘要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代谢组学原理与中医理论思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通过论述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研究的优势,及其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效、中医藏象、中医体质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有望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痰湿体质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J].
王琦 ;
董静 ;
吴宏东 ;
王东坡 ;
姚实林 ;
任小娟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10 (07) :100-103+111
[2]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易建利 .
湖南中医杂志, 2008, (03) :114-115
[3]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王广基 ;
查伟斌 ;
郝海平 ;
阿基业 .
中国天然药物, 2008, (02) :89-97
[4]   代谢组学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J].
吴巧凤 ;
颜贤忠 ;
唐勇 ;
梁繁荣 .
四川中医, 2008, (03) :7-9
[5]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J].
许国旺 ;
路鑫 ;
杨胜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06) :701-711
[6]   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代谢组学研究(英文) [J].
LU Yihong HAO Haiping WANG Guangji CHEN Huxiao ZHU Xuanxuan XIANG Bingren HUANG Qing A JiY Key Laboratory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China Jinagsu Provinci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China Jiangsu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Nanjing Jiangsu China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0) :1144-1150
[7]   论中医理论构建的基本原理 [J].
王琦 .
世界中医药, 2007, (05) :267-271
[8]   中药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Ⅰ):雷公藤甲素的肾脏毒性 [J].
李建新 ;
华嘉 ;
何翠翠 .
亚太传统医药, 2007, (07) :41-45
[9]   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J].
罗和古 ;
丁杰 ;
岳广欣 ;
陈家旭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3) :307-313
[10]   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的研究 [J].
罗和古 ;
陈家旭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0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