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诸多名词概念亟待斟酌

被引:10
作者
杨兴培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刑法教义学; “法益”; 行为负价值; 结果负价值; 不法; 抽象危险犯; 具体危险犯;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18.02.005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刑法理论中经常有一些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其基本来路未经必要的甄别,基本内涵并不清晰,甚至其语言表达也有违最基本的汉语逻辑惯例,由此产生诸多文字使用上的别扭,话语叙事上的混乱,理论表达上的吊诡等现象。这对于刑法学来说并非小事,一旦以讹传讹,极有可能贻误后来者,兹事体大,不能不引发警惕。比如刑法教义学的教义两字命名是否合适?教义两字应作何解?定名教义的根据是什么?教义了什么?现有的"法益"一词不符合汉语的习惯用法,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不过是原先犯罪客体的翻版,是"新瓶"装了"旧酒",是在步犯罪客体理论的后尘。类似的理论还有行为的无价值和结果的无价值、不法和责任两要件理论、危险犯等,这些理论经不起证伪的质疑,不应让其继续闯荡中国的刑法江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刑法学.[M].苏惠渔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2]  
犯罪构成系统论.[M].何秉松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13]  
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苏)特拉伊宁(А.Н.Траинин)著;薛秉忠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