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资源非优型边界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
被引:5
作者:

陈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杨效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资源非优区;
边界区;
边界效应;
开发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边界旅游是一种边界屏蔽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的区域旅游,强化边界旅游中介效应是边界旅游区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边界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边界品位较高的共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对于资源非优型行政边界区域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资源非优型边界区典型旅游地—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的屏蔽因素和中介因素,进而提出其旅游开发路径和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经济地理, 2007, (02) : 302 - 305+290朱传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振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大别山“边界共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2) : 133 - 136姜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章锦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王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3] 边界效应与港深跨境区域合作[J]. 特区经济, 2007, (01) : 30 - 33冯邦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论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融合[J]. 人文地理, 2006, (03) : 110 - 114郑向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省际行政区边界地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开发——以湘粤交界地带的郴州、韶关为例[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 (05) : 115 - 119许树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韶关学院旅游系
- [6] 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合作问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 96 - 98宋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四川乐山
- [7] 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4, (03) : 27 - 30+4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素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8] 我国省际边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方略[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 : 13 - 15+20王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 [9] “行政区经济”现象在我国旅游业中的表现及其负面影响[J]. 学术研究, 2003, (12) : 36 - 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君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