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课堂生成”路径探微
被引:7
作者
:
李国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李国昌
仲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仲彬
机构
:
[1]
江苏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来源
:
教学与管理
|
2014年
/ 15期
关键词
:
课堂;
生成;
路径;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课堂生成"思想已为学界认同,但本文所言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富有生命活力的质的规定。依此来看,现行很多课堂还是非生成性的。如何使课堂生成?沿此路径:问题牵引→启发互动→促成即兴→系统建构→立体体验,效果逐渐放大而达成目标。其中每一环节都是以学生为导向,调动学生,使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健全的学生,丰富学生的体验。一句话,使学生自得这一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情感教育论纲[M]. 人民出版社 , 朱小蔓, 2007
[2]
课堂上的生活[J]. 赞可夫,杜殿坤. 育研究. 1980 (01)
[3]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1997,
(09)
: 3
-
8
[4]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2002,
(05)
: 3
-
7+16
[5]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2002,
(10)
: 24
-
30+50
[6]
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
佐藤学
钟启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
钟启泉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3,
32
(07)
: 6
-
11
[7]
教育现象学何以研究教育体验
王卫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卫华
[J].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11
(05)
: 58
-
62+91
[8]
教育与美好生活[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著, 1999
[9]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1
[10]
陶行知教育名篇[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方明编, 2005
←
1
→
共 10 条
[1]
情感教育论纲[M]. 人民出版社 , 朱小蔓, 2007
[2]
课堂上的生活[J]. 赞可夫,杜殿坤. 育研究. 1980 (01)
[3]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1997,
(09)
: 3
-
8
[4]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2002,
(05)
: 3
-
7+16
[5]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澜
[J].
教育研究,
2002,
(10)
: 24
-
30+50
[6]
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
佐藤学
钟启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
钟启泉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3,
32
(07)
: 6
-
11
[7]
教育现象学何以研究教育体验
王卫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卫华
[J].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11
(05)
: 58
-
62+91
[8]
教育与美好生活[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著, 1999
[9]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1
[10]
陶行知教育名篇[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方明编,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