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缕草茎尖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2
作者
杜敏华
梁子安
张乃群
高宛莉
机构
[1]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华结缕草; 茎尖; 组织培养;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D O I
10.13836/j.jjau.2007110
中图分类号
S688.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活性碳等对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幼嫩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于中华结缕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0.15 mg/L NAA+1.0 mg/L6-BA+27 g/L蔗糖+5.5 g/L琼脂,诱导率为56.8%;MS+0.5 mg/L2,4-D+1.0 mg/L CPPU+4.0 mg/L AgNO3+29 g/L蔗糖+6.5 g/L琼脂作分化和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分化率为68.42%,增殖率为6.3;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0.4 mg/L IBA+0.3 mg/L NAA+1.5 mg/L活性碳+25 g/L蔗糖+7.0 g/L琼脂,生根率为95.1%。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腐叶土(1∶1∶1)效果最好,成活率99.5%,且苗生长健壮。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华结缕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J].
杜雪玲 ;
张振霞 ;
刘萍 ;
龚春水 ;
符义坤 ;
杨中艺 .
草业学报, 2006, (04) :88-93
[2]   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再生影响因素研究 [J].
钱永强 ;
孙振元 ;
韦善君 ;
李云 ;
韩蕾 .
核农学报, 2005, (06) :436-440
[3]   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研究 [J].
韦善君 ;
孙振元 ;
钱永强 ;
余龙江 ;
韩蕾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05) :455-458
[4]   结缕草组织培养及转化因子的初步研究 [J].
胡繁荣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21-24
[5]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的研究 [J].
赵昕 ;
李玉霖 .
种子, 2002, (01) :22-24+27
[6]   CPPU对瓠瓜单性结实的诱导作用及对细胞分裂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J].
李英 ;
喻景权 ;
朱祝军 ;
陈暄 ;
胡文海 .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02) :167-172
[7]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 [J].
姚洪军 ;
罗晓芳 ;
田砚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81-87
[8]   椰子胚离体培养中的蔗糖效应 [J].
林盛 ;
陈幸华 .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01) :20-24
[9]   正交设计法在白三叶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J].
张德炎 ;
李喜文 ;
李建民 ;
邢苗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45-50
[10]   月季试管繁殖和移栽中几个因素的研究 [J].
李正平 .
园艺学报, 1988, (02) :131-13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