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

被引:36
作者
张斌贤
王慧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儿童中心”论; 儿童观; 帕克; 霍尔; 杜威;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4.01.007
中图分类号
G40-09 [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观的转变、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新的儿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学校呼声的不断高涨,为"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的相关思潮,分析"儿童中心"论的兴起和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论争中,帕克运用赫尔巴特学派"集中"的概念较早明确提出了儿童是学校中心的观点,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了"儿童中心的"学校理想,而杜威则通过比较新旧教育的差异,将"儿童中心"作为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同样使用"儿童中心"概念的教育家的思想中,这个观念所指陈的问题不同,其含义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儿童中心"论兴起背景与过程的探讨,有助于更合理、更充分地把握这个观念的准确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2+190 +190-19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儿童中心教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局限 [J].
龚孟伟 ;
南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31) :53-56
[2]   论儿童教育学的古今中西问题 [J].
刘晓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73-78
[3]   教育无目的? 儿童中心论?——杜威两个重要教育命题献疑 [J].
程天君 .
学前教育研究, 2010, (06) :3-7
[4]   从“中心”到“对话”:现代西方师生观的新发展 [J].
李国庆 .
教育科学, 2005, (02) :33-36
[5]  
美国公共教育[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美) 克伯莱, 2012
[6]  
人的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德)福禄培尔(FriedrichFrobel)著, 2001
[7]  
学校的变革[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美)克雷明(Cremin, 1994
[8]  
明日之学校[M]. 商务印书馆 , (美)杜威著, 1993
[9]  
The Origins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J] . William J.Reese.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 2007 (1)
[10]  
Studies in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V:Self-Activity .2 Judd,C.H.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