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被引:17
作者
孙林华
王岳军
范蔚茗
訾建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年代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正长岩;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SHRIMP定年; 巴楚;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8.01.002
中图分类号
P588.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形成于286~277 Ma,属于晚二叠世,与南天山造山带晚二叠世花岗岩(300~260 Ma)相一致。正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碱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和全碱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67.29%和10.08%11.22%,且Na2O>K2O。大部分样品具正Eu异常,Sr具轻微负异常,P和Ti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Ga/Al值(2.80~3.26)×10-4和(Zr+Nb+Ce+Y)值(405.11~606.49)×10-6,与A1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样品具有较区内同时代基性岩脉更为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εNd(t)=+3.4+4.3、ISr=0.70303~0.70344)和更为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0.6~0.7 G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正长岩体是受软流圈组分改造过的底侵基性下地壳重熔后经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发现,塔里木盆地和南天山造山带二叠纪岩浆活动的差异与二者所处的构造位置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岩浆活动与软流圈上涌导致的主动裂谷有关,而与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伸展阶段岩浆活动受控于已存在的构造活动带(缝合带)或者是因伸展导致的拆离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 / 2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塔里木二叠纪石英正长斑岩岩墙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杨树锋
    厉子龙
    陈汉林
    肖文交
    余星
    林秀斌
    施锡桂
    [J]. 岩石学报, 2006, (05) : 1405 - 1412
  • [2] 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附视频
    杨树锋
    陈汉林
    冀登武
    厉子龙
    董传万
    贾承造
    魏国齐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 504 - 511
  • [3]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喇嘛昭花岗岩体锆石SHRIMP年龄、成因及陆壳垂向生长意义
    王涛
    洪大卫
    童英
    韩宝福
    石玉若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640 - 650
  • [4] 北京房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蔡剑辉
    阎国翰
    牟保磊
    任康绪
    宋彪
    李凤棠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776 - 788
  • [5] 甘肃黑石山早古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王金荣
    郭原生
    付善明
    陈建林
    秦秀峰
    张洪培
    杨永均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977 - 985
  • [6] 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夏祖春
    徐学义
    夏林圻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J]. 西北地质, 2005, (01) : 1 - 14
  • [7] 新疆麻扎尔塔格地区铁富集型高镁岩浆的源区
    姜常义
    贾承造
    李良辰
    张蓬勃
    卢登蓉
    白开寅
    [J]. 地质学报, 2004, (06) : 770 - 780
  • [8] 新疆塔里木板块西部瓦吉里塔格地区二叠纪超镁铁岩的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
    姜常义
    张蓬勃
    卢登荣
    白开寅
    [J]. 岩石学报, 2004, (06) : 132 - 143
  • [9] 柯坪玄武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Nd、Sr、Pb同位素组成与岩石成因
    姜常义
    张蓬勃
    卢登蓉
    白开寅
    王瑶培
    唐索寒
    王进辉
    杨淳
    [J]. 地质论评, 2004, (05) : 492 - 500
  • [10] 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板块缝合带的最后闭合时间——来自吉林大玉山花岗岩体的证据
    孙德有
    吴福元
    张艳斌
    高山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 174 -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