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

被引:13
作者
张素兰 [1 ,2 ]
严金明 [1 ]
高成凤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
[2]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
[3]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 四川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06 ; 120405 ;
摘要
保护好四川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水土资源与生态保护现状,针对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土地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利用率低、旱灾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确定退耕还林规模,稳定和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5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72 / 8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 [J].
许振成 ;
叶玉香 ;
彭晓春 ;
周广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5) :598-602
[2]   四川地区44年来气候季节划分及变化特征的研究 [J].
李湘 ;
肖天贵 ;
汪丽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 (04) :531-538
[3]   长江生态与环境——现状与挑战 [J].
翁立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14-618
[4]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和对策 [J].
刘世梁 ;
傅伯杰 ;
刘国华 ;
马克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506-510
[5]   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J].
丁斌 ;
顾显跃 ;
缪启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531-536
[6]   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昭通市为例 [J].
张晓平 ;
樊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10-314
[7]   基于能值分析的四川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J].
杨德伟 ;
陈治谏 ;
倪华勇 ;
蒋莉 ;
廖晓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03-309
[8]   四川省土地资源系统辨识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高成凤 ;
张素兰 ;
王昌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922-926
[9]   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 [J].
周俗 ;
唐川江 ;
张新跃 .
草业科学, 2004, (12) :28-32
[10]   四川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J].
李晓峰 .
经济体制改革, 2002, (06) :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