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犯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15
作者
周啸天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义务犯; 身份犯; 身份犯的共犯; 不作为的共犯;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罗克辛在支配犯之外,提出了义务犯概念,并以特别义务违反作为其正犯原理。鉴于义务犯理论陷入危机之中,雅科布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反思该理论可知:在立法层面上,义务犯理论与我国既有刑事立法相悖;在理论层面上,其存在一定的主观主义刑法观倾向;在实践层面上,其也无法合理解决身份犯的共犯、不作为的共犯问题。因此,义务犯理论不宜引入我国。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60+180 +1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展开——实行行为决定论的贯彻 [J].
林维 .
法学家, 2013, (06) :127-139+177
[2]   论身份犯的竞合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12, 30 (05) :123-139
[3]   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 [J].
钱叶六 .
法学研究, 2012, 34 (01) :126-143
[4]  
德国刑法学中的义务犯理论[J]. 何庆仁.刑事法评论. 2009(01)
[5]  
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J]. 克劳斯·罗克信,樊文.刑事法评论. 2006(02)
[6]   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 [J].
G·雅各布斯 ;
王世洲 .
比较法研究, 2004, (01) :96-107
[7]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罗克辛, 2013
[8]  
义务犯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庆仁, 2010
[9]  
刑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10
[10]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07